0539-2231879
0539-2277280
2025年夏花生播种已基本结束,河南作为全国最大花生产区,新季播种面积达113.49万公顷,同比提升8.59%。面积增长主要源于玉米等竞争作物收益下滑,以及农资成本下降(总成本同比降6.54%),农户在副产区扩种积极性显著,如平顶山叶县等地面积增幅超20%。黄淮海、东北等产区夏播进度早于常年,但局部受干旱或暴雨影响,出苗率波动较大。
当前产区进入库存消耗阶段,市场呈现“供强需弱”特征:
购销疲软:库外余货基本见底,冷库货源成为交易主体,但下游贸易商采购谨慎,仅维持刚需补货,河南南阳、正阳及辽宁黑山等主产区走货缓慢,成交清淡。
价格承压:因需求低迷且部分质量偏差货源拖累,白沙统米等主流品种价格稳中微跌,如辽宁红崖子市场小日本统米周内小幅下滑至2.55-2.60元/斤。优质精选米虽挺价(如南阳8个筛米报5.30元/斤),但价差分化加剧。
据全国农技中心会商分析,各产区苗情差异显著:
东北:春花生出苗率约80%,同比偏低2-3个百分点,因播种期低温导致烂种,需重点防积水与茎腐病。
黄淮海:夏播受豫南干旱影响,部分麦茬花生出苗延迟,近期需防范极端干旱与强降雨交替引发的白绢病、果腐病。
华南:正值“龙舟水”汛期,需应对渍涝害及斜纹夜蛾等虫害,化控防倒伏是关键。
短期看,疲软需求与库存消耗拉锯,价格下行空间有限,但反弹动力不足。随着8月中旬河南春地膜花生上市,市场重心将转向新季质量与产量兑现。若生长期气候平稳,高供应量或延续价格压力;若灾害导致优质货源减少,结构性涨价可能显现。